這些操作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
作者:檢驗之聲
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中,臨床護士的作用至關重要,從病人準備、標本留取、采集、運送到實驗室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是檢測結果質量保證的重要因素。臨床檢測以血標本居多,約占整個標本量的90%以上。但很多護士認為采集血標本操作很容易,不夠重視這項工作。
故筆者點出了幾點護士采集血標本的注意事項,供各位檢驗同行給護士培訓時使用。
一、采血體位的影響
取血的姿勢對實驗結果相當重要,體位改變可以引起某些生化指標的明顯改變。坐立位與臥位相比,靜脈滲透壓增加,一部分水分從心血管系統轉移到間質中去。正常人,直立位時血漿總量比臥位減少12%左右。血液中直徑大于4nm的成分不能通過血管壁轉移到間質中去,使其血漿內的含量升高5%至15%。所以住院與門診檢查的數據往往會有差別。
二、止血帶的影響
止血帶的使用也會改變靜脈壓力,從而引起與體位改變類似的檢驗指標改變。使用止血帶3分鐘與1分鐘對比,凡與蛋白質結合的物質都可以上升,如總蛋白上升5%,鐵上升6%,TBIL上升8%,AST上升10%等。壓迫超過3分鐘,因靜脈擴張,淤血,水分轉移,致使血液濃縮,氧消耗增加,無氧酵解加強,乳酸升高,PH降低,K+和Ca2+升高。
三、溶血的影響
溶血是臨床檢驗中最常見的一種干擾和影響因素,血液由血漿和細胞成分組成,很多指標在血細胞中的濃度比在血漿中高很多,特別是LDH、Hb、AST、ALT、K+等,溶血時測定結果均增高。
為了得到可靠的檢驗結果,必須盡量避免溶血的發生。
①血樣標本的抽取宜用適當的針筒并注意針尖大小及速度,當將血標本注入試管時,應將針頭拔去,緩慢推入,將泡沫留在針管內。
②試管內加有抗凝劑時則要控制加入的血量,并輕輕搖動試管使血與抗凝劑混勻,且注意標本運送時不應劇烈地震搖。
③當采集毛細血管標本時,采集部位溫度應近似于體溫且血液循環良好,避免過分擠壓,否則血標本將被組織稀釋,并易導致溶血。
④止血帶壓迫時間長并用力拍打穿刺部位,可使標本溶血。
⑤酒精消毒劑消毒后未干進行穿刺,也容易造成溶血。
⑥注射器不漏氣,空針、試管干燥,注入時無氣泡,否則,容易引起溶血。
四、輸液的影響
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,靜脈輸入一定量的物質,不僅使血液稀釋,而且輸入的藥物也會影響某些生化指標的測定,特別是糖和電解質。
在不能停輸的情況下靜脈采血一定要在對側手靜脈采血。如兩只手都在輸液,可以采腳端。實在不行也可以在滴注上流(遠端)采血。由于臨床常用手部輸液,而靜脈是從遠端向心臟回流,所以同側的肘靜脈總是滴注的下流,因此同側采血都有問題。至于影響的大小與輸注液體輸注方式以及待測項目有關。
在實際工作中,有的護士從輸液管中抽血或透析時從進液壺內取血,做生化檢測標本,有的從輸液上端采血,認為這樣化驗結果不會有影響。
如一位急診病人入院前生化檢測結果為鉀 13.67mmol/L、鈉 105.4 mmol/L、氯 70.4 mmol/L、血糖 49.26 mmol/L、膽固醇、甘油三脂測不出;入院后重新復查,鉀 4.18mmol/L、鈉 134.3 mmol/L、氯 95.5 mmol/L、血糖 6.44 mmol/L、膽固醇 1.86 mmol/L、甘油三脂 0.79 mmol/L,追其原因是急診護士從輸液同側抽血,當時病人輸葡萄糖的同時加1.5g的氯化鉀,導致病人檢測結果嚴重失真。
一病人,Urea 2.4mmol/l,Cr 700mmol/l。雖然從離心后樣本估計看,壓積在30%以上,但還是估計采血部位不對,并懷疑在輸高滲葡萄糖。電話證實是輸高滲葡萄糖,但采血部位沒問題。于是親自去了病房,原來護士認為上端就是上流,于是手掌輸,肘部采是正確的。改抽對側肘靜脈,結果一切正常。由于Urea用的是酶法,葡萄糖不干擾,于是出現稀釋狀,而Cr用的是化學法葡萄糖干擾嚴重,所以出現了尿素和肌酐嚴重分離的情況,值得注意。
五、抗凝劑的影響
(1)種類選擇不當:由于不同的抗凝劑,其抗凝原理不同,會影響不同成分的含量,應根據檢測需要來選擇抗凝劑種類。所以如果有護士打電話問“你抽血拿錯采血管,可不可以倒出來?”請直接其要求重抽。
(2)含水抗凝劑比例不準確:多數情況下,靜脈血樣的質量取決于血液和抗凝劑的比例。血液比例過高時,由于抗凝劑相對不足,造成血漿中微凝血塊的形成,影響一些檢驗指標,微凝血塊還可能堵塞檢驗儀器。采血相對過多時,試管內剩余空間少,造成血液和抗凝劑混勻困難。血液比例過低時,抗凝劑相對過剩,對很多檢驗會造成嚴重影響。
如做血沉抗凝劑的比例與血液比例是1:4.如果抗凝劑過多血液過度稀釋,結果異常,抗凝劑過低,達不到抗凝效果。做凝血檢查抗凝劑的比例與血液比例是1:9,當比例為1:7時,APTT測定時間明顯延長,比例至1:4.5時,PT結果顯著改變。
(3)混合不充分:使抗凝劑不能充分發揮作用,達不到完全抗凝的效果。
六、采血量不足
引起采血量不足的原因有檢測項目過多、需血量較多、病人靜脈采血困難、護士技能較差導致采血不順利,此外,采血人員對檢驗項目所需血量不了解等。標本過少,使實驗所需血清量不夠,實驗室反復離心會使細胞內成分溢出,導致結果不準確。
文章來源:醫學檢驗沙龍,訂閱號若有侵權或轉載限制請聯系我們(或在公眾號下方留言),我們將第一時間聯系您并進行刪除。
編輯:青翠欲滴
審校:晨晨
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,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。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,請及時聯系我們(郵箱:guikequan@hmkx.cn)
chinese高中生solo,比利時簽證申請中心,2019廣州市考, http://www.xinzhiliao.com/zx/jinji/33292.html- 標簽:mysql修改數據庫名稱,異世之極品天才,寵物小精靈之傳奇訓練家,
- 編輯:孫宏亮
- 相關文章
-
這些操作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
作者:檢驗之聲 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中,臨床護士的作用至關重要,從病人準備、標本留取、采…
-
血府逐瘀湯,能夠化掉身體一切淤血的好方子!
作者:實踐派 瘀血有什么特點?嘴唇偏烏暗的,舌下靜脈怒張的,曲張的,臉印堂發黑的,黑暗的。脈…
- 在辯證方中,酌情加入“三藥”或者“對藥”療效會大大提升。
- DIC三大診斷評分系統評價
- 趙紹琴講透中藥:妙用荊芥經驗淺識
- 【趙紹琴】搶救祖國醫學,刻不容緩
- "開口"別針藏嬰兒食道一月,濟醫附院專家巧取救命